树影摇曳,夜幕笼罩,视线穿过层层反光的窗,漆黑一片。伫立久久,再回过神来,才发觉心里暗下一定要今晚看完本章书的誓言已是半小时前的事了。
我为何在这窗前?又为何凝望这夜色?我本该在自习室的座位上与书相伴,沉浸其中啊。毕竟我是那么爱这本书,爱它的墨香,爱它的装帧,爱每行字句,爱每个观点。不可能因心血来潮而买,不可能跟风从众而读,我内心坚定这是既定事实。
既然如此爱它,为什么不尽情享受阅读之乐,而又在屋子里乱撞或发呆呢?经过长期的自我审视,我归结于我缺乏「常性」。读者也许会好奇该词与「专注」有何异同?在此,需要澄清的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属性,而后者偏向一个技巧。专注力是提升常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高常性的人所需的不只有专注这一个技能。换言之,我认为我的问题已超出了不够专注的范畴,亦或是根本不在专注力上。
我做事的长期动力不足。在我的记忆中,我曾是一个依靠着前路的光走下去的小孩,哪怕再微弱,也能激起无限的、美好的遐想。做数学题时,我幻想自己某天斩获竞赛的桂冠;练字时,我能想象到未来任何一个人看到我笔走龙蛇时赞叹的表情;即使是不经意间背更挺直了些,一幅我是魅力四射的领导者,站在台上演讲的画面便弹入进我的脑海。正是这种过度到可笑的「自我滤镜」,驱动我不断前进而不受一切外物影响。可是,近年来,这种动力急剧减少而难觅其迹。我不禁拷问自己:究竟是我的理想主义破灭,还是变得极具短视以至于希望被掩藏在远方的雾中不得显现?
再者,我对贴上「任务」「学术」「项目」等标签的所谓”不荒废时间、有积极意义的事”抱有天然的疏离感。标签当然是我贴的,我可以认真地完成,亦可潜心地钻研,甚至会收获乐趣,但始终与我的生活剥离开,被视为一项外物而无法内化。它永远属于待办清单,我「需要」去完成它,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完成它。这种将此类事件神圣化的心理预设直接导致了我潜意识里奖惩机制的异变——每当我取得一丝成就,脑中相关奖励进程就会触发。须知,这「奖励」并非「激励」,而是一种单纯的松弛,“也许该休息一下了,毕竟你已做到了XXX”“达成如此进度不容易啊,辛苦了,起来走走“。过低的奖励条件带来的是频繁地打断和中止,使我看起来三心二意,也事实上降低了效率。
以上两点是较浅显的原因,通过自我观察即可见一斑。而常性不足的背后,是存在一个深层的共性问题的。我想,病根大概是出在「精力」上了。摆在读者和我面前的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精力」为何物?是人的内在能量,还是外在体能?我在此解释为:以体能为基础条件,以能量为拓展因素,综合为「精力」。体能的强弱表现为诸如睡眠是否充足、是否感冒等生理状况。而能量作为一种将人比作电池的暗喻,体现在心理层面的心情、动机、主体性等之上:一个人对于达成某件事究竟有多渴望,欲望越强,能量越充沛;反之如果无欲无求,能量也就耗尽了。
近来,我愈发迷上了学术书籍,例如半年前购入的一本英文的计算机理论书籍The Turing Omnibus: 66 Excursions in Computer Science。无数次,翻阅几页后,睡意渐浓,几分钟后便伏案不起。回想一下,前几天都没有太好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另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本课外兴趣读物,没有任何人给我制定计划,既无督促,也无检测,即使是在书本身的内容十分吸引我的又契合我的专业的情况下。由于懈怠自然会感到读下去的欲望并不强。体能和能量皆输,遑论「精力」充足呢?我对此并不意外。
申请季已至,真心祈望我能有一个满格的「精力」值,以回归常性啊!